骨架
等了半天
师傅来了
师傅
这里指和尚
和尚师傅
体态丰满
脸蛋饱满
双眸之中
有股杀气
杀气之中
也可说更多是
某种戾气和酒色之气
的结合与厚重
竟不在我下
和尚
在院中屋边,稍站了一会
他往里屋看去,有些皱眉
或是这显然不算富丽堂皇的院落
让他知晓来了个过于平凡的寓所
和尚走进里屋
两眼打量桌上食物
师傅早上吃过了吗
吃点包子吧
亲眷中几位老妇
不约而同识趣问道
和尚没说什么
靠近其中一张桌子
直直抓向肉包
一两位老妇
不识趣喊道
唉呀师傅
那个是肉包
素的在这里
和尚面露不悦
无奈之下放下肉包
转向另一张桌子
他有些失落的
拿起了一个素包子
咬了几口
一会
或就是现在
他在灰色的上下身外头
罩上一件大体红色的袈裟
金色线条,纵横其上
以一种还算严谨格调
说来也是讽刺
奶奶生前,后来虔信基督
往生后,佛教徒占压倒性优势的家人亲眷
也据说是因为教堂里神父模样的人物
那傲慢的“比天还大”的商量口气
还是决意要给奶奶来个符合本地习俗的
道教佛教两手都要硬的告别法事
走在送丧队伍最前头的
是四位抬着奶奶尸棺的力道常在的长者(有的,我也要喊作阿哥)
和尚跟在尸棺后头
我以长孙之名,去程,捧奶奶遗照(回程,则由两位堂弟各捧半段路)
按颇懂生死习俗的小爷爷之安排
要紧跟在和尚后头
这恰好的同不那么恰好
佛家弟子的恰好距离
倒可容我细听细看
和尚在念什么
和尚在干什么
想必五千大洋(或更多或更少我未细问)
已落到和尚口袋中
和尚的念唱
除了阿弥陀佛之类,我识不出大概
带着一种因敷衍而加剧跑调的声调
或许是和尚来之前
那几位更像个人样
道士师傅的念唱
过于精彩,相形之下
给我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孽障
和尚念唱一会
停一会
有时
他从裤袋或裆部
掏出手机
他左手托摇法铃,不算耽误,法铃叮铃铃
右手饶有兴致或被迫无奈的,在手机上
刷着什么或回复着什么
或许是佛祖在问他消息
这倒是更紧要的
在尸棺与和尚
如此这般引领下
上山送葬的队伍
也就开到了庄重的祖坟前头
我不常来这儿
鬼才常来这儿
但感觉以前来过这儿
就像过来路上,经过一处快被杂草吞灭,但看上去
还蛮有些底蕴的院落时,小爷爷指点到的那样
陈涵,这是老窝,还记牢吗
我不置可否
和尚不再往前,我等往前,他退避在
离坟头有段距离的海边丘陵的绿意中,一片阴凉地方
他继续摇铃念唱了一会
同死者关系较近的亲眷鱼贯其前
随后
我便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我还紧跟在他后头时
这江南黄色波浪上的五月天
亲眷口中“刚好不热也不冷”倒能减免些老人往生之苦
但白天太阳底下,上山脚步蜿蜒间,还是有些热的天气
让和尚袈裟下的肉躯
更为难耐,几颗汗珠
从他细嫩的后颈、油光的两鬓
滑落下来
他的念唱,更加没有精神了
就像一个骨架
只剩不小心插到泥土里的脚骨
还没有散掉